逸云天-气体安全检测解决方案专业厂商 深圳市逸云天电子有限公司
逸云天 气体安全检测解决方案专业厂商

常规气体检测仪

温湿度变送器 激光粉尘检测仪 MIC-500S 二氧化碳检测仪 (红外) 可燃气体检测仪 甲烷检测仪 非甲烷总烃检测仪 一氧化碳检测仪 硫化氢检测仪 氧气检测仪 氮气检测仪 氨气检测仪 氯气检测仪 氢气检测仪 氦气检测仪 氩气检测仪 氙气检测仪 甲醛检测仪 臭氧检测仪 一氧化氮检测仪 二氧化氮检测仪 氮氧化物检测仪 二氧化硫检测仪 环氧乙烷检测仪 磷化氢检测仪 氯化氢检测仪 氰化氢检测仪 光气检测仪 二氧化氯检测仪 硅烷检测仪 溴甲烷检测仪 硫酰氟检测仪 六氟化硫检测仪(红外) 乙烯检测仪 乙醇检测仪 甲醇检测仪 笑气检测仪 过氧化氢检测仪 TVOC检测仪 TVOC分析仪(PID) VOC分析仪(PID) PID气体分析仪 激光粉尘检测仪 MIC-600 激光烟尘检测仪 MIC-600-FC2000 乙烷分析仪(红外) 过氧化氢分析仪 笑气分析仪(红外) VOC检测仪(PID) 苯检测仪(PID) 甲苯检测仪(PID) 二甲苯检测仪(PID) PID气体检测仪 溴甲烷检测仪(PID) 氟气检测仪 氟化氢检测仪 乙硼烷检测仪 砷化氢检测仪 锗烷检测仪 联氨检测仪 肼检测仪 偏二甲肼检测仪 四氧化二氮检测仪 四氢噻吩检测仪 乙炔检测仪 二硫化碳检测仪 丙烯腈检测仪 激光粉尘分析仪 PTM600 粒子计数器 二氧化碳分析仪 (红外) 可燃气体分析仪 甲烷分析仪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 一氧化碳分析仪 硫化氢分析仪 氧气分析仪 氮气分析仪 氨气分析仪 氯气分析仪 氢气分析仪 苯分析仪(PID) 甲苯分析仪(PID) 二甲苯分析仪(PID) 氦气分析仪 氩气分析仪 氙气分析仪 甲醛分析仪 臭氧分析仪 一氧化氮分析仪 二氧化氮分析仪 氮氧化物分析仪 二氧化硫分析仪 环氧乙烷分析仪 磷化氢分析仪 氯化氢分析仪 氰化氢分析仪 光气分析仪 二氧化氯分析仪 硅烷分析仪 溴甲烷分析仪(PID) 硫酰氟分析仪(红外) 氟气分析仪 氟化氢分析仪 乙硼烷分析仪 砷化氢分析仪 锗烷分析仪 丙烷分析仪(红外) TVOC检测仪(PID) VOC检测仪 苯检测仪 甲苯检测仪 二甲苯检测仪 联氨分析仪 肼分析仪 偏二甲肼分析仪 四氧化二氮分析仪 四氢噻吩分析仪 乙炔分析仪 二硫化碳分析仪 丙烯腈分析仪 六氟化硫分析仪(红外) 乙烯分析仪 乙醇分析仪 甲醇分析仪 叠氮酸检测仪
返回列表

红外不分光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报警阈值设置方法、场景差异

日期:2025-09-25    编辑:逸云天    浏览:2

  红外不分光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的报警阈值设置,直接关系到使用安全,需结合检测场景的安全标准、人员暴露时长及法规要求综合确定,不能随意设定。不同场景下,由于人员活动状态、暴露时间长短及空间环境特点不同,报警阈值标准也存在明显差异,核心是依据场景风险等级匹配合适的阈值范围。下面,就让逸云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1623821592127227.jpg


  一、报警阈值设置的核心原则


  在确定具体阈值前,需遵循三个基础原则,以便氧化碳浓度检测仪设置科学合理。首先要优先遵循法规与国标,以国家或行业发布的一氧化碳安全浓度限值标准为基准,比如中国GB标准、美国OSHA标准等,使其阈值不低于低限安全要求。


  其次要区分一级报警与二级报警,一级报警属于预警,当浓度达到长期暴露仍安全但需警惕的水平时触发,主要作用是提醒存在潜在风险,需及时排查源头;二级报警为紧急报警,当浓度达到短期暴露就可能危害健康的水平时启动,目的是促使立即采取通风、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并需要结合空间特性调整,密闭空间如地下室、电梯等,风险累积速度更快,需适当降低报警阈值;通风良好的空间,可按标准下限设置,减少误报情况。


  二、不同场景的报警阈值标准差异


  不同场景的关键区别在于人员暴露时间,家庭场景中人员多为24小时长期暴露,工业场景为8小时工作时间暴露,公共场所则是人员短期流动暴露,因此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阈值标准差异显著。


  1.家庭与民用场景,参考相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报警阈值需控制在较低水平,守卫成年人长期暴露无健康风险,二级报警阈值需控制在短期暴露不引发头痛、恶心等不适的范围,尤其儿童、老人居住环境,阈值需更严格。


  2.工业车间场景,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限值标准,一级报警阈值对应工人8小时每天暴露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二级报警阈值对应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部分高风险工业场景如煤气加工、煤矿等,红外不分光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还需额外设置三级报警,用于触发紧急停机等更严格的应急措施。


  3.公共场所场景,参考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由于人员流动频繁、暴露时间不固定,一级报警阈值与家庭场景相近,二级报警阈值需控制在短期接触无不适的范围,避免突发高浓度一氧化碳带来的风险。


  4.车座舱场景,依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因车内空间密闭且升温快,容易出现浓度骤升情况,一级报警阈值与家庭场景一致,二级报警阈值略高于一级,使得行车过程中的安全。


  三、报警阈值设置的特殊注意事项


  设置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报警阈值时,还需注意单位换算的准确性,不同标准可能采用不同单位,常见的有体积浓度单位和质量浓度单位,设置前需统一单位,避免因单位混淆导致阈值设置错误。同时要避免一刀切的设置方式,根据场景内人员构成调整,比如有儿童、孕妇、老人的家庭,需适当降低一、二级报警阈值。


  定期校准也很关键,仪器通常每6-12个月需要校准一次,校准时要同步验证报警阈值是否出现漂移,防止因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精度下降导致该报警时不报警或频繁误报的情况。此外,报警阈值并非这一个选择的安全守护的手段,还需搭配自动通风装置和紧急排风系统,一级报警时启动自动通风,二级报警时启动紧急排风,形成预警到处置的完整安全闭环。


  总之,红外不分光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报警阈值设置,核心是实现场景风险与安全标准的精准匹配。先明确场景对应的国标或行业标准,再结合人员群体、空间密闭性等因素微调,通过分级报警机制,实现早预警、早处置,最大程度避免一氧化碳对健康造成危害。

专业气体工程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提交需求快速为您推荐合适产品

服务
热线
0755-2699 1270 分机转 0
×